返回顶部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直属动态
内蒙古钻探工程公司:沙漠深处创高产 修井攻坚立新功
2025-09-11 09:35 来源:内蒙古钻探工程公司 浏览次数:
字体大小:[ ]

本网讯 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 75 公里处,黄沙漫卷、昼夜温差悬殊,这里是常人眼中的 “生命禁区”,却是钻探工程公司 5035 钻井队的 “能源战场”。四年来,他们顶着夏季 60℃的地表炙烤、冬季零下30℃的刺骨严寒,扛过年均超 180 天的8级狂风,以 “战沙漠、夺高产” 的信念为炬,在荒芜沙海中不断书写新时代地质人的奋斗篇章。

auto

四口深井破纪录 技术破壁筑根基

施工过程中,5035井队面临的不仅是恶劣环境,更有地层条件带来的多重技术 “拦路虎”——地层不稳定易坍塌、地温梯度高考验设备耐受度、地层倾角大增加定向难度、目的层异常高压潜藏安全风险。面对难题,井队没有退缩,而是以技术为 “尖刀”,逐一突破。

队员们精准应用先进定向钻井技术,搭配高效钻头选型,让钻机在复杂地层中“精准掘进”;通过精细化钻井液技术调控,为井筒打造 “保护屏障”,有效化解坍塌、漏失风险。全年下来,井队安全高效完成4口深井施工,累计进尺超16081米,平均井深突破4020米,不仅刷新了该区域钻井速度纪录,更实现井身质量合格率 100% 的亮眼成绩,为油田后续增储上产筑牢了坚实根基。

临危受命解困局 遏制井控风险

2025年初,一场 “能源急救” 任务落在了5035井队肩上——G18HF井因专业修井队操作不当,修井工作陷入停滞,直接影响投产进度。接到中国石化中原油田的紧急指令后,5035井队立即切换 “战斗模式”,从钻井队快速转型为 “修井突击队”。

队员们星夜兼程推进搬迁作业,随后高效完成套铣、1938米技套更换、分段试压等全流程工序。仅用45天,便实现一次交井合格,创下该区块修井时效新纪录。更令人振奋的是,G18HF井射孔后迎来 “高产时刻”:每日自喷原油超30立方米、天然气超3万立方米,井口压力高达 38MPa。

然而考验接踵而至——采油树侧面两个阀门被高压油气刺坏,银额项目部作业队奋战两天仍无法更换,井控风险持续升级。中原油田井控专家紧急求助,5035井队再次 “临危出征”。队员们迅速制定应急预案,携带专用工具奔赴现场,在高压风险下默契配合,仅用4小时便完成井口排采装置闸门更换与安装,成功化解险情,为高产井稳定生产守住了 “安全防线”。

锦旗为证显担当 复合型队伍获盛赞

从钻井破纪录到修井解难题,5035井队的硬核实力与责任担当,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认可。甲方向井队赠送 “地矿铁骑、钻探先锋” 锦旗,鲜红的旗帜,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,更是对这支队伍的信赖。

中原油田相关负责人在表彰时评价:“在 5035 井队身上,我们看到了新时代石油工人的工匠精神——敢啃硬骨头、能打攻坚战。无论是钻井时的技术突破,还是修井时的紧急救场,他们用‘一专多能’的实力,证明了自己是能源开发路上的‘复合型尖兵’。”

如今,巴丹吉林沙漠的风依旧呼啸,5035井队的钻机仍在轰鸣。这支坚守在钻探一线的“地质铁军”,正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拼搏,践行 “我为祖国献石油” 的初心。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,持续注入新动能。(田永岗)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打印
保存
关闭